根据IBM对汽车行业领导者进行的一项研究,自我修复、社交网络交流、物联网操作汽车将是未来的潮流。
IBM的研究,”《汽车2025:无国界的工业》他对来自21个国家的175名汽车制造商、供应商和其他领导人进行了采访。他发现,到2025年,汽车将能够学习、修复、驾驶,并与其他车辆及其周围环境进行社交。
+更多关于网络世界有个足球雷竞技app:运输安全管理局在旅客身上发现的26件最疯狂和最可怕的事情+
“到2025年,汽车行业不仅将在我们的车里重现我们高度个性化和数字化的生活,而且还将让消费者(无论是司机还是乘客)在定义这种体验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。IBM全球商业服务部门全球汽车行业负责人Alexander Scheidt在一份声明中表示。
一辆讴科RLX轿车被另一辆车拖着时,仪表板上的“跟随模式”图标被点亮。另一辆车使用本田的虚拟拖拽技术,在两辆车之间建立无线连接。近年来,在开发汽车自动驾驶功能的同时,也开发出了使车辆相互通信的系统。制造商和供应商现在正以新颖的方式将两者结合在一起,这对汽车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有着广泛的影响。
该研究的一些更有趣的观察结果包括:
- 到2025年,这款车将变得足够先进,可以为司机和其他乘客配置自动驾驶。
- 57%的受访者认为,汽车将建立“社交网络”,让汽车之间相互沟通,不仅可以共享交通或天气状况,还可以共享特定汽车制造商的信息。例如,如果一辆车遇到了一些以前没有发现的问题,它可以与同一品牌的其他车辆沟通,寻求帮助,了解问题可能是什么。
- 分析功能将帮助车辆识别和定位问题,安排修复时间,甚至帮助其他存在类似问题的车辆,将对驾驶员的影响降到最低。
- 与其他智能设备一样,这款车将成为物联网(IoT)的集成组件。它将收集和使用其他有关交通、机动性、天气和其他与移动有关的事件的信息:驾驶条件的详细信息,以及保险和零售等辅助行业的基于传感器和基于位置的信息。
- 74%的受访者表示,车辆将具备认知能力,可以学习司机和乘员、车辆本身和周围环境的行为,并不断优化和建议。随着汽车对驾驶员和乘员了解的更多,它将能够将其建议扩展到其他出行服务选项。
- 该报告还强调了对全自动驾驶汽车的相当大的怀疑。全自动驾驶汽车不需要驾驶员,而且可以融入正常的驾驶环境。只有8%的高管认为到2025年这将变得司空见惯。此外,只有19%的人认为,到2025年,全自动化环境将成为常态,这意味着驾驶系统可以在没有监控的情况下处理所有情况,司机可以执行非驾驶任务。
- 87%的受访者认为部分自动驾驶,比如自动停车或变道辅助技术的扩展将是司空见惯的。此外,55%的人表示,到2025年,高度自动化的驾驶系统也将得到改进。高度自动化的驾驶系统会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,并在需要的时候让司机进行控制,允许司机同时执行一些非驾驶任务。
看看其他热门故事: